渤交所擬于2011年1月推陰極銅現貨連續(xù)交易
2010年12月24日 10:10 1342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銅資訊
本網訊 日前,從渤海商品交易所網站上獲悉,渤海商品交易所正式向外界公布了陰極銅品種的現貨連續(xù)交易合約主要條款、交割辦法的意見征求稿,向廣大的陰極銅生產行業(yè)、貿易商和用戶征求意見。這意味著陰極銅上市交易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據悉渤海商品交易所即將于1月中旬推出該品種。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尤其是建筑、汽車業(yè)的拉動,近幾年我國對銅的需求猛增。中國早已是世界最大的銅消費國和世界最大的銅精礦進口國,但卻沒有取得相應地位的價格話語權。銅的國際價格仍由倫敦商品交易所(LME)牢牢掌據,并對國內的期銅價格產生直接影響,進而讓國內的銅生產企業(yè)、貿易商和加工企業(yè)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和市場風險。
業(yè)內人士認為,渤海商品交易所以現貨連續(xù)交易方式推出陰極銅合約,將構建一個全國集中統(tǒng)一的銅現貨貿易平臺,為我國的銅價格形成機制注入新的動力,并推動銅業(yè)的健康有序發(fā)展。
傳統(tǒng)銅市存在較大弊端
當前的銅貿易商習慣于“點價”,在期銅價格上加上升貼水。但點價依據的期銅價格往往受倫敦商品交易所銅期貨價格的影響,容易被金融資本所左右,進而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風險。
所謂“點價”,即銅在運輸過程(尚未交割)的任意一個時間點,下游銅加工廠家與銅進口貿易商事先約定一個交易價格。如果最終銅交割時期的市場價格高于約定價格,則下游加工廠家對賭成功,降低采購成本;反之則是銅進口商將銅進口虧損額轉嫁給下游銅加工企業(yè),實現一定的利潤。
我國傳統(tǒng)的銅現貨市場存在著市場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價格形成機制原始滯后等行業(yè)弊端?,F有銅現貨交易模式仍然是沿用傳統(tǒng)的電話溝通,買賣方達成協(xié)議的形式進行。中間貿易商利用信息不對稱賺取利益,增加了生產企業(yè)和消費企業(yè)的貿易成本。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edbaby.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