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炬高新動力電池項目再調查
2012年03月01日 13:55 4475次瀏覽 來源: 證券市場周刊 分類: 鉛鋅資訊
據(jù)報道,中炬高新及子公司中炬森萊對外披露的電池擴產(chǎn)項目信息存在諸多夸大,乃至虛假成分。
2009年上半年借新能源動力電池概念高價減持的幾大法人股東中,有兩家與中炬高新一樣同屬于地方國企,且其中一家曾與2010年前中山市市長李啟紅內幕交易案有關聯(lián)。
29日,記者援引長安汽車董秘辦人士稱,“迄今為止公司混合動力汽車總共只銷售了500-600臺,純電動車只有北京基地剛下線交付的小批量轎車,也只有30臺。”不過,該董秘辦人士拒絕透露其混合動力車是否采用了中炬高新的鎳氫動力電池。
東風汽車董秘辦人士則稱,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車還處于模式階段,形成產(chǎn)能的只有純電動車,但還沒有批量生產(chǎn)。“公司電動車所用電池全部為對外采購,目前我們正在對電池供應商做對比,還沒有敲定由哪家供貨。”
需要強調的是,中山市實業(yè)集團買入中炬高新2216萬股是在2000年6月至12月期間,由于中山實業(yè)所買的是法人股,具體價格已無從查證。
不過,根據(jù)中炬高新歷年股價來看,在2000年6月30日至12月31日期間,中炬高新最高為9.29元/股,最低為7.95元/股。
以最低價位計算,中山實業(yè)集團購入的2216萬股中炬高新的總花費為1.76億元,遠超過了中山實業(yè)集團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的5507萬元。根據(jù)2006年1月1日之前的舊版《公司法》、《證券法》,企業(yè)對外投資不得超過注冊資本的50%,之后的新版《公司法》取消這一限制。
一位律師認為,“中山實業(yè)集團購買中炬高新在2000年,適用舊法,涉嫌違規(guī)。同時,中山實業(yè)集團為中山公資委直屬企業(yè),中炬高新本質也是國有資產(chǎn),在屢次公告中,沒有提及其關聯(lián)關系,有內幕交易嫌疑。”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edbaby.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