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突擊進口 多晶硅“雙反”回溯90天征稅
2012年11月27日 9:45 4182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 稀土
繼7月20日、11月1日,中國商務部先后發(fā)起對美韓、歐盟的多晶硅雙反調查之后,如今再推出追加雙反追溯期的舉措。
11月26日,商務部網站公告稱,將對向原產于美國、韓國和歐盟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追溯征收反傾銷稅,以及對上述多晶硅追溯征收反補貼稅進行調查。
“追溯期為九十天的時間,此舉是為了遏制國際多晶硅近期對中國市場的瘋狂低價出口、傾銷。”一位多晶硅企業(yè)高管對記者解釋,追溯征稅一般追溯到初裁前90天,如2013年1月初裁,則對美韓將追溯到10月份,對歐盟追溯到立案時間的11月1日開始。
“雙反”申訴由中國國內最大的四家多晶硅企業(yè)共同發(fā)起,分別是:江蘇中能硅業(yè)、江西賽維LDK光伏硅科技、洛陽中硅高科技、重慶大全新能源。
根據商務部的要求,歐盟、美國、韓國太陽能級多晶硅生產者/出口商需在12月11日前以書面形式,提供2012年1月至10月按月度統(tǒng)計的對中國出口多晶硅的數量和金額等信息,并自2012年12月起至本案初裁公告發(fā)布當月止,每月15日前提交上月對中國出口被調查產品的數量和金額等信息。
上述光伏企業(yè)高管稱,目前國內多晶硅雙反已進入追溯征稅立案調查階段,要求進口商和出口商雙邊向商務部匯報2011年7月1日以來的進出口數據。“調查機關將分析這些數據,并根據海關數據,衡量是否存在突擊進口的事實再做出裁決。”
2011年,中國總計進口多晶硅6.46萬噸,同比增長36.00%,取短期訂單價與長單價的平均值約40美元/公斤計算,涉及進口金額為25.9億美元。
數據顯示,2011年8月-2012年1月,我國多晶硅總進口量為20881噸,但在2012年2月-7月,進口總量增至29174噸,增長40%。9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約為8720噸,環(huán)比增長13.15%,更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原先國內多晶硅市場的格局是自產和進口各占50%,歐盟及美韓多晶硅廠商在得知中國要發(fā)起雙反調查后,加速突擊出口,使得9月份國內多晶硅廠商的產量不到1000噸。”上述高管說,年初國內多晶硅的產量一般在4000-5000噸/月之間。
四大廠商的申請公告顯示,2011年1-4月,被調查產品的平均進口價格為每公斤477元,但2012年1-4月的平均價格已降至每公斤162元。一年內的降價幅度高達66%。
在歐盟及美韓的多晶硅低價傾銷下,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硅業(yè)分會統(tǒng)計,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業(yè)中已有3家停產。從全國來看,目前,在已投產的43家多晶硅企業(yè)中,僅剩下7-8家企業(yè)尚在開工生產,其余均已關閉生產線,停產率超過80%。
2012年初,作為申請人的4家企業(yè)尚可維持開工。而到2012年第二季度,4家申請企業(yè)中有兩家洛陽中硅和賽維LDK已接近完全停產狀態(tài)。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edbaby.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