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污染防治的塵封舊事(圖)
2013年04月25日 9:17 12492次瀏覽 來源: 南方周末 分類: 鉛鋅資訊
被推遲的土壤普查
“在以往難以獲得與水體同等的重視,甚至我們的理解都有偏差”。
1980年代,以湘江和松花江為代表的水體重金屬污染首先獲得重視,多少“因為它直接對接著群眾的飲水安全”。公眾與環(huán)境評價中心主任馬軍稱。
而針對相對隱形的土壤污染,謝學錦院士表示,“在以往難以獲得與水體同等的重視,甚至我們的理解都有偏差”。
盡管在1980年代中期,便有學者在長江三角洲地區(qū)開展土壤環(huán)境與肝癌死亡率的關聯(lián)研究。此后陸續(xù)展開的調研結果表明,重金屬元素失調與區(qū)域性腫瘤高發(fā)有明顯關聯(lián)。
但土地的“健康標準”,整整遲到了十年——1995年國家頒布《土壤質量環(huán)境標準》,而個別標準的寬泛,甚至引來業(yè)內人士的持續(xù)炮轟——“國家標準將鉛定為250~350毫克/公斤,但是現(xiàn)有研究表明,當土壤含鉛大于100毫克/公斤時,兒童血鉛就會大于15微克/100毫升,兒童健康如何保障?”孫鐵珩院士稱。
對于鉛毒的輕視,“首先應該歸于土壤健康的低標準”。記者曾經走訪云南省蘭坪地區(qū)的部分山村。同行的當地疾控中心一人士表示,經過省里專家的診斷,這些孩子體內的血鉛含量普遍偏高。而當地土法煉礦已經盛行百年。
甚至全面摸清全國土壤“家底”的時機也被一再推后。1998年,以南京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林玉鎖研究員為首的研究團隊曾經提出開展針對全國土壤環(huán)境的普查,最終未獲同意。
遲至2006年,由環(huán)??偩趾蛧临Y源部共同承擔的全國土壤現(xiàn)狀調查及污染防治項目方才啟動,調查范圍達450萬平方公里,總經費預算約為10億元。
但是此次調查,并未一路順遂。由于種種原因,該項目在完成150萬平方公里調查后曾一度中斷。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edbaby.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