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低碳城市的意見
2014年06月18日 11:11 2012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政策法規(guī)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全市各級政府都要把建設低碳城市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目標責任制考核,實行“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市政府成立市低碳城市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發(fā)改委,具體負責低碳城市建設的協調、落實等工作。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相互配合、良性互動的工作格局。全市各級要把低碳城市建設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作為評價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政績的重要內容,確保組織到位、領導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經費到位。
(二)強化規(guī)劃引導
堅持規(guī)劃先行,根據低碳經濟發(fā)展要求及國家、省相關規(guī)劃,加快編制低碳城市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低碳城市建設的總體思路、原則、目標和主要任務,細化各重點領域工作部署,科學、系統(tǒng)、全面地開展低碳城市建設工作。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制定低碳產業(yè)、低碳交通等相關專項規(guī)劃,形成健全完備的低碳城市建設規(guī)劃體系。
(三)完善配套政策
根據低碳城市建設的工作實際,制定、完善產業(yè)結構調整、節(jié)能降耗等方面的財稅、金融和價格等扶持政策,完善考核、獎懲等相關配套制度。切實加大對低碳產業(yè)的扶持力度,優(yōu)先保證低碳產業(yè)項目建設用地。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做好贛州市低碳城市建設資金保障。鼓勵企業(yè)招商引資、上市融資、發(fā)行債券,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供給,支持低碳重點工程、低碳產品和低碳新技術推廣應用。在政府采購、城市建設等方面,優(yōu)先考慮采用本地低碳產品。
(四)建立統(tǒng)計體系
按照低碳城市建設工作要求,制定和完善切實可行的溫室氣體排放統(tǒng)計指標體系,建立完整的數據收集和核算系統(tǒng)。加強目標責任管理,強化統(tǒng)計、監(jiān)測、評價和考核工作,制定具體的考核方案和評價標準,將低碳城市建設相關指標納入各級各部門綜合考核評價體系,確保低碳城市建設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五)開展對外合作
積極引進發(fā)達國家的先進低碳技術,吸引國內外領軍企業(yè)、高端人才、科研機構來我市發(fā)展低碳產業(yè)。加強清潔發(fā)展機制(CDM)能力建設,積極推動企業(yè)參與清潔發(fā)展機制的國際互惠交易活動。充分爭取利用國內外政府、各類組織資金,支持贛州低碳發(fā)展的基礎性研究與技術開發(fā),爭取更多的低碳項目獲得外部資金和先進技術支持。探索與國內外相關城市、國際組織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建立低碳城市發(fā)展合作機制和低碳城市聯盟。
(六)強化宣傳教育
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精心策劃、周密部署,加強對建設低碳城市的宣傳,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方法,大力宣傳“低碳城市建設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的理念,大力宣傳低碳城市建設中的經驗和典型。加強低碳知識培訓普及,開展低碳行動志愿服務,倡導低碳消費和行為方式,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低碳城市建設。
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切實抓好本意見有關事項的貫徹落實。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edbaby.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