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挫至六年低點 產需矛盾仍尖銳
2015年08月26日 9:39 4570次瀏覽 來源: 金理人 分類: 銅資訊
周一(8月24日)倫敦基本金屬集體下跌,國際銅價挫至六年低點,跟隨中國股市的跌勢,投資人對最大工業(yè)金屬消費國——中國的經濟活動和需求前景愈發(fā)擔心。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稍早一度大跌近4%,報4855美元,收盤報4953美元,上周五收報5055美元。期鋁一度重挫2.7%,報1506美元,為2009年6月來最低,收盤報1521.5美元,上周五收報1548美元。期鋅和期鉛跌至五年低點1694美元和1618美元,期鋅收報1707美元,上周五收報1767美元,期鉛跌至1659美元,上周五收報1702美元。期錫盤中暴跌6%,報14000美元的7月13日來最低,收報14050美元,跌850美元。期鎳盤中急挫至8月12日來最低的9215美元,收盤報9520美元,上周五收報每噸10200美元。
JuliusBaer商品分析師CarstenMenke表示,“市場擔心中國需求嚴重惡化,這從股市崩盤中可以看出來。捊資人擔心可能出現進一步的頹勢。”中國股市滬綜指周一收跌8.5%至逾半年新低,并創(chuàng)八年半最大單日跌幅。
2015年上半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及美元走強使主要有色金屬價格呈現明顯的下跌,目前銅、鋁、錫、銻價格已經處于2012年以來最低點,有色金屬主要產品產量的增長難抵消產品價格下降的影響,行業(yè)收入增速、盈利能力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
需求端方面,2015年上半年,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tài)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屬下游主要子行業(yè)投資增速普遍放緩、終端產品銷售及去庫存壓力增大,導致有色金屬產品需求增速延續(xù)了2014年以來的低增長。供給端方面,銅、鋁延續(xù)了2014年供給相對寬松的態(tài)勢,鋅產量的快速增長導致行業(yè)供給轉為過剩;整體看,行業(yè)供需矛盾猶在。
銅方面,全球銅礦供應仍然寬松,保持過剩狀態(tài);中國銅供給增速仍然較快2015年以來,全球銅礦延續(xù)此前較快的增產步伐,1~5月,全球礦山銅產量782萬噸,同比增長3.50%,陰極銅產量931萬噸,同比增長
2015年上半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及美元走強使主要有色金屬價格呈現明顯的下跌,目前銅、鋁、錫、銻價格已經處于2012年以來最低點,有色金屬主要產品產量的增長難抵消產品價格下降的影響,行業(yè)收入增速、盈利能力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
需求端方面,2015年上半年,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tài)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屬下游主要子行業(yè)投資增速普遍放緩、終端產品銷售及去庫存壓力增大,導致有色金屬產品需求增速延續(xù)了2014年以來的低增長。供給端方面,銅、鋁延續(xù)了2014年供給相對寬松的態(tài)勢,鋅產量的快速增長導致行業(yè)供給轉為過剩;整體看,行業(yè)供需矛盾猶在。
銅方面,全球銅礦供應仍然寬松,保持過剩狀態(tài);中國銅供給增速仍然較快2015年以來,全球銅礦延續(xù)此前較快的增產步伐,1~5月,全球礦山銅產量782萬噸,同比增長3.50%,陰極銅產量931萬噸,同比增長3.2%;雖然受天氣、員工罷工、設備檢修和部分老舊礦山銅礦品位下降等因素的影響,供給增速略低于此前的預期,但全球銅供給仍然過剩19.6萬噸。
銅冶煉方面,全球精煉銅增量主要來自中國。2015年1~6月,中國銅冶煉企業(yè)產能擴張的步伐依有所放緩,主要有中金黃金、紫金銅業(yè)新增的粗煉、精煉產能30 萬噸;雖然受銅價下跌及部分冶煉廠檢修的影響,2015年5~6月中國銅冶煉企業(yè)開工率降至近年來低點的76%左右,但上半年精煉銅產量仍增長9.39%至377.83萬,增速雖然高于2014年同期,但仍處于金融危機以來較低水平。受供給寬松的影響,LME銅庫存由年初的17.70萬噸大幅上升至6月末的32.41萬噸; 上海期貨庫存雖然由2015年3月末的24萬噸迅速降至6月末的11萬噸,但減少的存貨并未被市場消化,若考慮銅冶煉、加工廠商及貿易商的隱形庫存,中國銅實際庫存量仍然處于近年來較高水平。
2015年下半年,力拓、自由港等礦業(yè)巨頭紛紛上調銅精礦產量預期,必和必拓和第一量子等公司旗下新建礦山也將逐步釋放產能;在考慮到罷工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保守估計2015年全年銅精礦產量將超過2000萬噸,同比增長約6%。冶煉方面,受中國及中亞等國產能增長的影響,國際銅研究組織推測2015年全球銅冶煉能力將保持6%左右的增速,按照80%的開工率推算,全球2015年銅冶煉產量將增至2290萬噸,供給過剩37萬噸。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edbaby.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