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增資云南銅業(yè)子公司 持股相同未來誰做主
2017年06月23日 15:4 7866次瀏覽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分類: 重點新聞
赤峰市國資公司將對云南銅業(yè)控股子公司赤峰云銅有色金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赤峰云銅)進行增資。
一旦增資完成后,赤峰云銅的另一現股東、赤峰市國資公司——赤峰市泰升國有資產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升公司)持有赤峰云銅的股份比例,將與云南銅業(yè)持平,均為45%。那么,問題也來了,在赤峰云銅,未來哪一方股東將“主宰”呢?
或斥數億增資
云南銅業(yè)6月21日晚公告稱,為優(yōu)化產業(yè)布局,做強做優(yōu)公司產業(yè),其計劃以赤峰云銅為建設主體,在赤峰市經濟開發(fā)區(qū)馬林有色金屬產業(yè)園區(qū)建設赤峰云銅環(huán)保升級搬遷改造項目。為加快該項建設,泰升公司擬對赤峰云銅進行增資。
泰升公司代表了赤峰當地國資。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顯示,泰升公司于6月8日剛發(fā)生名稱變更,新公司名稱為“赤峰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公司類型為國有獨資,目前唯一的股東為赤峰市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局。
實際上,赤峰云銅環(huán)保升級搬遷改造項目受到赤峰市政府的高度關注。在赤峰市人民政府網上的消息顯示,該項目總投資75億元,將建設一套火法熔煉系統、吹煉系統以及生產輔助設施等完整工藝裝置,利用余熱建設四套凝氣發(fā)電機組。目前,項目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就緒,計劃于2017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10月建成并投入運營。項目建成后,產能由13萬噸高純陰極銅提高到40萬噸,產值由50億元提高到200億元。上述項目的建成投產對赤峰云銅的產能和產值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另外,在此前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印發(fā)的有色金屬工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0年)中,也有涉及赤峰云銅陰極銅搬遷改造工程的相關內容。
在最新公告中,云南銅業(yè)稱,赤峰云銅的經營模式主要以來料加工為主,自購自產自銷為輔。赤峰云銅現有最大生產能力13萬噸/年高純陰極銅,硫酸59萬噸/年。截至2016年末,赤峰云銅資產總額19.5億元,負債總額8.7億元,所有者權益近10.7億元。
百川資訊銅行業(yè)分析師燕雨向記者介紹,陰極銅的下游主要用于銅帶、銅桿、銅管等銅加工業(yè)、部分用于制造銅箔和電子靶材等。其中,銅帶、銅桿主要應用于電線電纜,銅管主要應用于空調、冰箱的冷凝器以及供熱供冷管道。
但燕雨亦指出,近期陰極銅在國內北方市場不太景氣,南方市場也是旺季不旺,長期來看,由于銅供應過剩的問題依然存在,預計銅價還會震蕩下跌。
綜合來看,項目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加之赤峰云銅的產品市場或面臨一定挑戰(zhàn),這些因素或是讓云南銅業(yè)愿意減少在子公司持股的原因所在。
未來誰說了算
對云南銅業(yè)而言,控股子公司赤峰云銅扮演著重要角色。
據云南銅業(yè)介紹,2006年6月,云南銅業(yè)與赤峰金峰銅業(yè)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赤峰云銅。“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節(jié)省運輸成本,搭建北方資源平臺。”云南銅業(yè)如此介紹子公司的作用。而此前云南銅業(yè)的業(yè)務板塊主要位于西南地區(qū)。
赤峰云銅本身經營情況也較不錯。2014~2016年,赤峰云銅分別取得銷售收入28.3億元、26.0億元、31.1億元,同期赤峰云銅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1億元、5871萬元和9193萬元。根據云南銅業(yè)發(fā)布的2016年年報,公司將赤峰云銅列為公司的主要子公司之一。
在此次增資完成前,赤峰云銅的股權結構為云南銅業(yè)持股65%、泰升公司(既赤峰國資)持股20.55%、金峰銅業(yè)持股14.45%。而增資完成后,赤峰云銅的股權結構將變更為云南銅業(yè)和赤峰國資分別持股45%,金峰銅業(yè)持10%。記者查詢金峰銅業(yè)工商信息發(fā)現,其股東最終穿透為多名自然人,似乎與前述兩名股東并無關聯。
既然是公司重要的北方資源平臺,那么云南銅業(yè)此次為何愿意讓自己持有的赤峰云銅股權從超過50%下降為與赤峰國資分別持股45%呢?此次增資完成以后,云南銅業(yè)對赤峰云銅的控制情況又是否會有所變化呢?6月22日下午,記者就此問題曾多次致電云南銅業(yè),但公司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對此,赤峰云銅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并不知情,當記者提出采訪要求,其以“不方便”為由予以拒絕。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edbaby.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