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無序陽離子骨架實現(xiàn)鋰離子電池穩(wěn)定氧變價反應
2019年04月19日 8:27 5167次瀏覽 來源: 光明網 分類: 鋰
物理所、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依托中國散裂中子源在鋰離子電池材料結構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進展。
鋰離子電池因其各方面的優(yōu)勢,已經被作為儲能領域的首選技術。不斷提升其能量密度一直是各國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努力的方向。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正相關于單位質量正極材料脫嵌鋰的數(shù)量。眾多研究表明,富鋰氧化物正極材料中的晶格氧可以通過自身的變價(氧化還原)反應來大幅度提升材料脫嵌鋰的數(shù)量,從而實現(xiàn)較高的能量密度。然而,如何設計調控材料的結構去實現(xiàn)穩(wěn)定可逆的氧變價反應一直不是非常明確。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tài)物理國家研究中心趙恩岳博士生、李慶浩博士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雙聘研究員王芳衛(wèi)、禹習謙的共同指導下,與物理所的孟繁琦博士生、谷林研究員、何倫華研究員,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Wanli Yang研究員以及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日本散裂中子源的研究人員合作,在前期中國散裂中子源第一個用戶實驗研究成果(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16 (2019) 354)的基礎上,首次結合中子粉末衍射與中子對分布函數(shù)技術揭示了3D無序的陽離子骨架結構可以用來穩(wěn)定富鋰氧化物正極材料中的氧晶格和氧變價反應。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不同于傳統(tǒng)層狀富鋰材料(2D陽離子有序結構)畸變的氧晶格,具有3D陽離子無序結構的富鋰材料在晶格氧發(fā)生變價反應的時候可以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氧晶格骨架。這種差異性的氧晶格結構變化主要源于兩種材料體系不同的結構維度。晶格氧的變價反應通常發(fā)生在富鋰材料內未雜化的O2p軌道(Li-O-Li配位構型)上,為了降低整個材料體系的能量,被氧化晶格氧離子之間的距離會縮短(也即氧晶格畸變)。發(fā)生這一氧晶格畸變的前提是兩個未雜化O2p軌道要共面。然而在陽離子無序富鋰材料中,其3D無序空間分布的陽離子,會導致未雜化O2p軌道彼此之間不共面的概率非常高。所以在陽離子無序富鋰材料中觀察到了穩(wěn)定的氧晶格結構。這種穩(wěn)定的氧晶格骨架反過來又會促進材料內晶格氧變價反應的可逆性。本工作研究結果表明材料的結構維度可以被設計和調控去實現(xiàn)晶格氧變價反應的穩(wěn)定性與可逆性。更為重要的是,該工作揭示了結構維度對晶格氧變價反應以及整體氧晶格結構的影響。
該研究為后續(xù)高性能新材料的設計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論基礎與研發(fā)思路,成果發(fā)表在化學領域頂級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被期刊編輯部評選為Very Important Paper(VIP, Top 5%),國際專業(yè)媒體ChemistryViews也有重點報道。
該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支持。
責任編輯:周大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edbaby.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